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

口靚模市場學

不是說笑。我認為大學應該將口靚模現象納入為市場學個案研究。
早在周秀娜為某瘦身公司拍攝一輯性感照,然後緊接在多份娛樂及電腦產品雜誌作封面,心裡已開始佩服周秀娜背後的經理人功力。
之後兩個月的娛樂雜誌口靚模駡戰,更令我懷疑是幾個經理人合演的好戲,事情有如幾個時裝設計師一齊談論下季流行服飾之素材一樣,要「真皮」還是要「假鼻」,有市場就行。資本市場的金磚四國(BRIC)或最新的遠景五國(VISTA)概念,說穿了也是分析員提出的一些投資概念。
當然,我的懷疑並無根據,但試想,市場既要新鮮感,以前電影有老頑童、人細鬼大的童星,為何今天潮界不能有口靚模?也是香港文化的影響力,在珠三角熱賣的多本娛樂周刊,不是報導范冰冰有沒有整容,而是香港的靚模們互數不是。
周秀娜之後,市場自然豁然開朗。入行門檻不如建設核電廠高,稍為「改善」容貌身材即可「上崗」。之後條路「走的人多了」就成了路,形成市場變為成名之捷徑。
書展前後,參展商自然要各盡已責,參展者各付租金,自然要賺取回報,正常圖書無出路?什麼世界了,還旨意在書展賣行貨?
不如每家出版社請個口靚模作代言人,Christie@天地或Lavina之三聯肯定令書店擺脫暮氣沉沉的形象。
祝周末愉快!

2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