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

IR天與地:IR關鍵字---「分享」

經常在不同財經網站「流連」,攞「靈感」。這一天有新財經網站面世、那一天知名財經網加入了新欄目,看得津津有味,「與時俱進」。
早段時間為了做新一年的計劃書,又花了一晚時間「做功課」。不約而同,多個網站都新加入了社交網站「轉載」功能,主要包括facebook、twitter,聰明一點的多加了微博功能。
現在只須一個簡單按鈕,就能將自己喜歡的新聞、文章、圖片、片段「轉載」到自己的專頁,然後是網友之間的回應轉載,開枝散葉。形象化一點,有點像水流向每一條坑紋。術語是viral marketing,一傳十、十傳百。
既是病毒營銷,其源頭種子則須具有「可分享性」,「震憾、搶眼」的傳統智慧仍然有效。(鬆一口氣)應用在公關之上,源頭選擇,可以是媒體專訪、大型事件、新聞發放、newsletter,headline務必一語中的。
「可分享性」同時可以是less serious。例如餐飲上市公司可考慮向股東派息之餘「派埋餐飲優惠券」,上市規則那條法例不準「掃描年報QR code以下載特惠餐券」?航空公司可否讓投資者下載飛機圖案到手機做墻紙?
向投資者「獻媚」(借用「李卓人」對港大8.18風波調查報告之回應用字。)之餘,將種種創意之舉再經媒體一報,又為公關加分。將媒體活動成功之處向投資者一傳,又能讓客戶得到關注。
吸引了關注,IR工作更易上場,概公司之積極性和創意讓人有所感受,話題更易打開。餐飲集團IR負責人可以開始闡釋「派餐券」的背後意義,公司未來將會引入更多創意營銷活動、吸引更多消費者,數據上,因為優惠券、禮券,每年為公司帶來收入之比例為何、對毛利率是否有所影響。航空公司IR人可以從投資者手機的wall paper開始,解說公司的新機型、未來的新機購買計劃、新機作為那條航線使用、能否為公司帶來新的收入增長,分享由淺入深。
一切皆從分享開始,分享既是手段、也是目標。2012年,IR關鍵字---「分享」。
(今周說到源頭種子,很想展開詳述,篇幅所限,下期再續。)

IR天與地:追尋IR真義、做個IR快樂人

哈囉!IR天與地初試啼聲,多多指教。
欄名是自己起的,編輯部建議筆者講一些與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相關的話題,資質所限,筆者唯有故作輕鬆,借用前排大婆台話題之作湊合成名。
或者有朋友話,你做大陸生意,此舉有點政治不正確?實在言重了。筆者認為做投資者關係,切忌一成不變,正如國家領導人經常說的要「與時俱進」,莊諧並重才是王道。
以前在行內所謂的「木人巷」做財經公關,然後誤打誤撞之下到了一家美資行打工,開始接觸投資者關係(investor relations,以下簡稱IR),為不少大國企提供這樣、那樣的IR服務,然後又番轉頭,兼顧番財經公關,沒有證明什麼,只證明孫悟空如何七十二變,也難逃佛祖的五指山,世界本身就是循環不息。
李太白有詩曰:「夫天地者,萬物之逆旅;光陰者,百代之過客;而浮生若夢,為歡幾何?」,故以《IR天與地》為名,亦希望能將這種追尋快樂、享受當下、做個IR快樂人的理念與眾共享。
筆者絕對無資格如大學教授或一些前輩那樣,為IR提供定義。在很多pitching(近來喜將之譯為「比拼」,概音義俱佳。)或者為客戶培訓的材料之中,作為公關公司,我們經常說IR作用是令投資者更了解公司,而公關(public relations,以下簡稱PR)則是令公司更知名。Well,僅供參考。
或者,IR是一種特定課題之下溝通的平衡。可能須要兼顧投資者的求知、對披露的期望,監管上對披露的要求及限制,公司其他持份者對市值的預期及公司前景的判斷。PR則是對應公司風格的定位及宣傳。中肯之言,IR絕難完全排除PR而獨存,雖然在職能有時有分工的需要。
仍然自覺以上之言論膚淺。若要精確計算,能否說PR加IR等於(P+I)R?或者PI之發音有點像數學上的圓周率,計算到十萬億個小數位仍然無窮盡?「夫天地者」,實應包含萬物,因此,在《IR天與地》,將來旁徵狹(不敢用「博」)引,也只望能拋磚引玉。
(另筆者已開設微博多時,如有賜教,歡迎到www.weibo.com/honfung發私信。)